2025年第1期基层医务人员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药品临床评价及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实践与管理)在广西南宁圆满落幕
2025 年 11 月 8 日至 9 日,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主办,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药品研究与临床评价工作委员会、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药学会静脉用药调配管理专业委员会共同支持的 2025 年第 1 期基层医务人员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药品临床评价及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实践与管理),在 “中国绿城” 广西南宁成功举办,全国 198 名医疗机构骨干人员参与培训。

11 月 8 日上午,本期培训班举办了简短的开班导学仪式。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张健处长、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苑振亭副会长、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黄锋副院长等领导莅临现场并致辞。

黄锋副院长在致辞中表示,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作为扎根广西、服务民生的公立医院,医院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高度重视药学服务的学科建设与改革创新。他希望各位学员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加强交流探讨,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推动本单位静配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效,期待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静脉用药调配事业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再谱新篇。

苑振亭副会长在发言中强调,本次培训班精准聚焦“药品临床评价” 与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的实践与管理” 两大主题,二者均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药学 / 临床药学)建设的核心内容,精准契合重点专科发展需求。他希望通过本次培训的学习交流与研讨,切实提升相关专业能力,更好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适宜,为医院及医院药学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张健处长在讲话中,详细阐述了培训班的背景与核心目标。她提到,本次培训涵盖药品评价与药物警戒、临床药物遴选、药物经济学应用等前沿理论,旨在提升学员对药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科学认知与决策能力,进而规范医疗机构药品临床评价及静脉用药调配流程,推动药品临床综合评价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同质化,不断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障用药安全和医疗质量。

本期培训班邀请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周本杰教授、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张宁教授等十二位来自全国知名三甲医院及专业研究机构的专家授课。专家们围绕药品临床评价、静脉用药调配管理等核心专题,既以前沿学术视野为学员精准领航,又通过经典临床案例赋能实操能力,更依托详实数据支撑科学决策,全方位打造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精品课程,切实助力学员实现学以致用、能力进阶。
本次培训始终秉持严谨的治学态度,会场秩序规范井然。全体学员充分展现出扎实的学习素养与极强的纪律意识:大家恪守课堂纪律,每日准时签到打卡,以良好的状态开启每日学习;课堂上,学员们全神贯注汲取知识,授课专家与学员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互动频繁且深入,既实现了专业观点的碰撞交融,更共同营造出教学相长、互促共进的浓厚学习氛围,让培训实效得到充分保障。
本次培训班的成功举办,有效提升了药品临床评价及静脉用药集中调配的实践与管理水平,显著增强了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履职能力。这不仅为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适宜筑牢了更坚实的专业基础,更将为推动医院及医院药学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而强劲的专业动力,助力行业在规范化、精细化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